Login
您好,欢迎加入大承中医文化研习院!
热线电话138-3459-7715
桑勇进原始点医学学习笔记-5
发布时间:2024-10-07 12:49:57浏览次数:

【原文】

七、热能

生命要靠身体的组织器官运作来维持,组织器官正常运作需要热能来推动,而热能主要是食物经组织器官吸收后转化而成,故组织器官运作与热能作用是相互依存、协同进行的关系。在此情形下,以热源改善热能不足,热能不会只增不减,比如姜虽经组织器官吸收后可转化成热能,但维持组织器官运作却会消耗热能;同理,以按推改善体伤,热能不会只减不增,比如按推压痛点虽会消耗热能,但改善组织器官运作却有助于将热源吸收转化成热能。可见改善热能不足,不能只靠热源,还要配合按推,以利吸收转化;改善体伤,也不能只靠按推,还要配合热源,以供运作所需。所以按推与热源不仅须并用,还须在身体的承受范围及运作下,才能改善体伤及热能不足,达到保命及疗愈疾病的目的。由此观之,缘要改善果必通过因,倘若不谈身体承受运作,却谈按推热源有治病功效,是犯了弃因谈缘而说缘治果的过失。 身体随时都在运作变化、消耗热能,生病时消耗更多,体质会变得更寒,既然更寒,为何还会出现各种热象?究其原因,此皆由体伤及热能不足所致,所以在处理上,不但不可冰敷及服寒凉性药食,还须在按推原始痛点乃至患处痛点后,配合热源温之。可见体内的热能只会不足,不会过多,因此不存在所谓热性体质。既然如此,那么生病时中医据以判定热性体质的一切热象,如: 怕热、口破、口苦、口干、喜冷饮、红肿、灼热感、发烧、潮热等; 寒热性体质的一切寒热象,如:虚(寒)火、忽寒忽热、上热下寒、表热里寒等,只要外治手法及外内热源到位,即可化解,故不可将果作因,误认为真有热或寒热性体质。 不论寒凉性中药,如:银花、连翘、黄连⋯⋯或寒凉性西药,如:点滴、抗生素、退烧药、类固醇、吗啡⋯⋯在被吸收转化的过程中,必然会比温热性药食消耗更多热能,既然如此,为何有人服用一段时间后症状也会消失呢?这是由于这部分人的热能尚足以维持组织器官正常运作,并将寒凉性药食吸收转化为热能,如此既可使西药之成分发挥,暂时抑制症状,甚至还可自行修复体伤,使疾病得以疗愈。但对体力虚弱者,寒凉性药食不但不能解决疾病,甚至还会透支热能,加重体伤而危及生命。由此可见,疾病症状之所以能够得到控制乃至痊愈,主要是靠自身修复的。但因病人及医师多认为是这些寒凉性药食的功效,所以才会有人因身体有症状,或检查出有异常而长期服药,殊不知在日日消耗热能的情况下,会使体力越来越弱,且此观点已犯了老病不分,及弃因谈缘而说缘治果的过失,如此颠倒,必陷危殆。有热能则生,无热能则亡,随着年长体衰,体内热能会越来越弱。通过医疗保健之缘改善体伤及热能不足,虽可达到有病可保命及疗愈疾病;无病可抗老增寿、预防疾病,但却无法使人不老、不病、不死,亦即再好的治疗,人都会有热能将竭、大限已至的一天,此时须避免使用侵入性治疗及寒凉性药食,在不破坏身体及消耗热能的情形下,患者才能保持神识清明,安详辞世。由此观之,要健康长寿乃至善终,既要避开伤身致病之缘,又要善用医疗保健之缘, 即日常起居不仅要避免受寒,还要重视热源、运动、休息及情绪的管控,必要时还可按推原始痛点乃至患处痛点。最后若热能耗尽, 体力尽失,人生确已走到尽头,那么就让生命自然的凋零吧!

【心得】

阅读原始点医学“热能”感想总结以下几点

一、热能的重要性:

热能是维持生命的关键因素,它推动组织器官的正常运作。没有足够的热能,身体就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修复和维持健康状态。

二、热能的来源与消耗:

热能主要来源于食物的吸收转化,但身体的运作本身也会消耗热能。在生病或体力虚弱时,热能的消耗会增加,导致体质变得更寒。

三、热能与疾病治疗:疾病的治疗和症状的缓解并非仅靠药物或外部治疗,更重要的是依靠身体自身的热能和自我修复能力。寒凉性药物和治疗方法可能会消耗更多热能,对于体力虚弱的患者可能会加重病情。

四、医疗与保健的结合:

原始点医学强调医疗和保健的并用,通过按推和热源的结合使用,可以更有效地改善体伤和热能不足,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目的。

五、生活方式的影响:

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习惯、运动、休息和情绪管理都对热能的维持和提升有重要影响。避免受寒、保持温暖、适当的运动和良好的心态都是维持健康的重要方面。

六、生命的自然过程:

尽管医疗和保健可以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,但生命的自然过程是不可逆转的。当热能耗尽,生命走到尽头时,应该接受这一自然过程,避免过度干预。

总体而言,原始点医学的这些观点强调了身体自身的能力和自然疗愈的重要性,以及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。这些理念对于理解和实践保健与治疗提供了深刻的洞见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感言人:桑勇进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24年10月4日


来源:大承中医文化研习院

在线客服
联系电话
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138-3459-7715
  • · 专业的中医咨询
  • · 精准的解决方案
  • · 灵活的价格调整
  • · 1对1贴心服务
分校登录
回到顶部